产品货号 | 产品型号 | 产品类型 | 产品规格 | 产品说明 |
---|---|---|---|---|
SN111-0500 | SN111 | SN111 | 500mL/瓶 | >下载 |
SN111-5000 | SN111 | SN111 | 5L/桶 | >下载 |
核酸酶污染是什么?来源于哪里? 有什么危害? 污染怎么治理?
核酸酶:核糖核酸酶(RNase)和脱氧核糖核酸酶(DNase)统称为核酸酶,是一类可以将聚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切断从而降解DNA和RNA分子的水解酶,通常具有极强的活性,微量的DNase/RNase污染即可降解大量DNA/RNA,对核酸样本的储存与应用造成显著负面影响。
核酸酶污染来源:核酸酶广泛存在于环境、仪器、物料以及耗材表面(离心管、96孔板、移液器枪头等);实验人员的皮肤、头发、唾沫等亦含有大量核酸酶;常见的分子生物学试剂(如反应缓冲液、RNA/DNA纯化和储存的缓冲液、逆转录酶和RNA聚合酶等工具酶)中同样存在RNase/DNase污染问题。
核酸酶污染危害:微量核酸酶污染即可对核酸制品造成永久性破坏,导致错误的核酸检测结果判读,从而造成各种损失。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,也普遍存在核酸酶的残留和污染,包括生物样品自身携带的内源性RNase/DNase污染,以及环境中的水/缓冲液/耗材表面/实验人员引入等外源性污染。此外,部分生物制品生产过程中会额外使用核酸酶,残留的核酸酶作为杂质,跟随生物制品进入人体内,其高强度的免疫原性可引发严重的安全性问题。因此,控制核酸酶的残留,成为生物制品生产质控的关注点之一。
核酸酶污染治理:传统的实验室核酸酶污染治理有诸多局限:酒精擦拭只能使RNase/DNase短暂变性,几无效果,无法实现核酸酶的彻底失活,效果与纯水无异;酶解法因生物酶残留、易对后续实验结果造成不可避免的干扰;紫外照射法处理范围有限,且对RNase无效果,同时对于试验台边角和细节处无能为力;DEPC不适合处理实验台面及大型/精密仪器,且其有毒;酸碱法、次氯酸钠等,刺激性大,有腐蚀性,对实验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。
去除实验室 RNase/DNase核酸酶残留污染,解决实验以及环境中的污染问题。
主要成份:水、核酸酶失活因子、表面活性剂等。
作用原理:在核酸酶清除剂有效组分的联合作用下,仪器、设备和实验台表面核酸酶污染从吸附表面解离出来,进一步被温和失活,被清除,最终实现核酸酶污染的完全净化。
喷(适用于实验操作台面):
将核酸酶清除剂在目标表面喷涂3次,3-5分钟后用干净的纸巾擦拭一遍目标表面即可。
擦(适用于仪器设备表面):
用纸巾蘸取适量核酸酶清除剂擦拭仪器设备或工具表面,3-5分钟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擦拭一遍即可。

适用面广:所有需要核酸扩增的分子/检测实验室的工作台、仪器设备表面、移液器、耗材,以及空间气溶胶等处的核酸酶清除。
性能优异:独特的清除原理,核酸酶清除率99%以上。
简单快捷:直接喷洒使用,3-5分钟快速清除核酸酶。
安全无毒:中性、无刺激、无腐蚀、非蛋白类试剂,不影响实验。